推广 热搜:

5年时间,销售量“几近腰斩”!本田汽车,如何就卖不动了?

   日期:2025-08-03     来源:www.rdqsjc.com    浏览:473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不知大伙发现没:这几年里,新能源车是火得发烫,而油车呢,却越卖越冷。譬如数据显示,光是今年上半年,比亚迪一家就卖了147万辆车,又一次刷新了大家的纪录!而另一边,本田的日子就难过多了——2024年全年销量只有85.2万辆,跟2020年162

不知大伙发现没:

这几年里,新能源车是火得发烫,而油车呢,却越卖越冷。

譬如数据显示,光是今年上半年,比亚迪一家就卖了147万辆车,又一次刷新了我们的纪录!

而另一边,本田的日子就难过多了——

2024年全年销售量只有85.2万辆,跟2020年162.7万辆的巅峰时期相比,几乎是“腰斩”。

5年时间,销售量“几近腰斩”!本田汽车,如何就卖不动了?

更扎心的是,这还没有到底。

2025年上半年,本田中国才卖出31.5万辆,同比又跌了24.2%。

说来也是让人唏嘘:

由于曾几何时,日系车在国内市场几乎就是“口碑”的代名词,而本田更是其中的王牌:

“开不坏的本田”、“1日本田,终生本田”的美誉广为流传。

可现在,本田如何就不可以了呢?

5年时间,销售量“几近腰斩”!本田汽车,如何就卖不动了?

说到这这件事,多数人会感觉:这一定要“怪新能源车”,或者说“怪不平等的销售政策”。

不然,以本田为首的燃油车企,根本不会这么惨。

从时间线上来看,这个看法好像有道理:

由于2020年那会,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还只有5.8%——本田在中国的销售量还很好,一年还能卖出162.7万辆;

而到了2024年,新能源车的销售占比已高达40.9%…

电进油退之下,本田这种传统车企,自然就有点“跟不上步伐”了。

听起来好像合情合理,但问题是:这就是全部的真相吗?

仿佛并非。

5年时间,销售量“几近腰斩”!本田汽车,如何就卖不动了?

毕竟,新能源赛道,并非哪个家“独享”的资源。

国商品牌能做混动、能上纯电,本田当然也可以;甚至从技术积累来看,本田还更有优势。

所以真要说,是“被新能源卷死的”或者“吃了政策的亏”。

这说法,多少有点甩锅的意思。

除此之外,本田并非唯一被卷入这场变革的“品牌”。

大众、丰田、宝马,也都身处同样的漩涡——但为什么偏偏是本田,掉得最狠呢?

这一定不是简单的“政策不公”能讲解的。问题可能还在本田自己身上。

而在我看来,真的是什么原因:

不在于“新能源有多强”,而是本田自己,被“日系Supply chain”和“内部决策机制”拖了后腿。

5年时间,销售量“几近腰斩”!本田汽车,如何就卖不动了?

先说Supply chain的问题。

跟德系品牌“就地当地化”的方案不同,日系车企一直有个“传统艺能”——Supply chain极度封闭。

通俗点说,就是大到三电系统、小到一个弹簧垫圈,本田都习惯从日本当地企业采购,而不是优先考虑中国的当地零部件商。

这在过去销售量红火、毛利丰厚的时候,问题不大——反正高价低配,照样卖得好。

可一旦行业进入“价格战”模式,这套系统就吃不消了。

由于你的本钱压不下来,其他人卖12万的配置,你14万都卷不过——自然也就卖不动了。

5年时间,销售量“几近腰斩”!本田汽车,如何就卖不动了?

这可不是我瞎说,由于就有业内人表示:

本田零配件公司,不少都是贸易公司,弹簧都要进口,收益全都输送回日本了!

更糟糕的是,本田内部决策也一贯偏慢,特别在电动化步伐上。

说白了,就是不少事情中国人没法拍板,中国团队没办法决策,需要通过日本的讨论和审批。

但问题是:这一级一级的步骤走下来,可能其他人的新车已经上市,而你还停留在 ppt 阶段。

就这样的情况,如何可能打得过其他竞品呢?

5年时间,销售量“几近腰斩”!本田汽车,如何就卖不动了?

当然,并非说,本田就彻底没机会了。

这么讲,一定还为时过早。

毕竟,强大如诺基亚,更不是一夜之间就消失的;

更何况,本田在全球还有庞大的用户基础、稳定的品牌认知、技术储备,与不容忽略的产业话语权。

但问题在于——机会不是天赐的,而是你要能抓得住。

目前的市场,已经不再是“靠情怀吃老本”的年代了。

自动化、电动化、本钱控制、用户思维……这类才是决定一款车能否卖得动的重点。

你可以看目前的大环境:

无论是比亚迪这种“技术-性价比”双手抓的新权势,

还是宝马、奔驰如此主动在中国加快当地化、强化研发与市场联动的老手,

它们的每一步,都不是守成,而是进攻。

5年时间,销售量“几近腰斩”!本田汽车,如何就卖不动了?

但本田在干什么?

一个e:NS平台“吭哧吭哧”搞了几年,结果拿出来的车既没价格优势,也没自动化能力;

很不容易有个极湃,结果又是定价虚高、步伐偏慢,用户感知度几乎为零。

你可以说它“稳”,但市场不会等你稳。

说白了,就算你实力再强,目前只须慢一步,结局就会是——“长江后浪推前浪,前浪死在沙滩上”了。

5年时间,销售量“几近腰斩”!本田汽车,如何就卖不动了?

说了这么多,倒不是要去“不承认本田的过去”。

它曾是无数人买车时的“第一志愿”,是父辈口中的“省油利器”,是青年梦里的“信仰车型”。

但年代就是如此,它不会等人。

当用户的关注点,从“耐不耐用”变成“智不智能”,从“值不值钱”变成“爽不爽开”;

那些过去的优势,渐渐就变成了一种“错位的执念”——守得住老用户,却吸引不了新一代。

而一旦品牌跟用户之间的“共鸣”断了,再强的技术底子、再多的口碑积累,都会慢慢失去意义,不是吗?

 
打赏
 
更多>同类汽车新闻
0相关评论

推荐图文
推荐汽车新闻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闽ICP备12015238号
网上车市,二手车,二手车直卖网,二手车交易市场,二手车交易平台,二手车交易,二手车平台